17日,IDC、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業(yè)研究院共同發(fā)布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
報告顯示,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越來越緊密。預計到2025年,各個國家的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將達到41.5%。
根據對于各個國家和各個行業(yè)算力評估,報告發(fā)現計算力指數每提高1點,對數字經濟會有3.5‰的貢獻,對于GDP有1.8‰的推動,過去一年,中國算力增長幅度全球最大,達到13.5%。
“人工智能算力相關的支出已經占到整個算力支出的12%,預計這個速度會加快,未來超過25%的算力支出都將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尤其會看到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的投入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增長非???。”IDC中國助理副總裁周震剛說。
既然證明了算力對經濟的推動,那么在東數西算的背景下關注行業(yè)的變化就尤為必要。
有企業(yè)看到了算力基建化的趨勢。“在新基建大背景下,2020年我們提出智算中心,我們認為智算中心會成為未來承載算力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它需要滿足開放標準、集約高效和普適普惠三個基本要求。數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場景深度融合,包括大模型的使用、算法的應用,對算力的消耗非常大,成本居高不下,企業(yè)很難承受,因此需要大規(guī)模的基建來推動。通過智算中心能夠大大降低智算力的獲取門檻和使用門檻,賦能社會創(chuàng)新,實現普適普惠。” 浪潮信息副總裁張東說。
張東提到,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造成各地對算力投資的差異的同時,能源的分布和數據中心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所以國家層面做了頂層的規(guī)劃來平衡數據中心的分布,考慮到能源的分布來做算力基建化。”
他認為,算力基建化只是第一步,“除了算力還需要大模型,能夠部署在算力基礎設施上成為算法基礎設施,共同推動應用發(fā)展。”。
這也關系到了東數西算的落地。東數西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把東部的數據放到西部去算”,對此周震剛提到,東數西算是一項面向IT基礎設施的全國性的規(guī)劃工程,可以類比以前的南水北調或西氣東輸。
從總體上來看,“東數西算”工程規(guī)劃了8個算力樞紐,10個數據中心集群,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形成數據中心集群。數據中心的布局將會由東向西形成階梯,利用西部的土地、能源等資源建設數據中心,與東部的IT應用和數據優(yōu)勢結合。
“不能理解為數據中心不會在東部建設了,仍然有大量的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應用要在東部進行處理。在短期目標中,西部數據中心承擔的主要任務仍然是離線處理、存儲備份等工作負載。”他說。
訪談
更多做行業(yè)賦能者 HID迎接數字化浪潮新機遇 破解新挑戰(zhàn)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決方案提供商HID發(fā)布了最新的《安防行業(yè)現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
數字化浪潮下,安防廠商如何滿足行業(yè)客戶的定制化需求?
回顧近兩年,受疫情因素影響,包括安防在內的諸多行業(yè)領域都遭受了來自市場 “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市場…
博思高鄧紹昌:乘產品創(chuàng)新及客戶服務之舟,在市場變革中逆風飛揚
11月24日,由慧聰物聯(lián)網、慧聰安防網、慧聰電子網主辦的2022(第十九屆)中國物聯(lián)網產業(yè)大會暨品牌盛會,在深…